祝贺我院硕士研究生卢康获得第七届IEEE WCSP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发布时间:2015-10-28 阅读次数: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我院研究生再传佳讯:2014级专硕研究生卢康获得第七届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Singal Processing, IEEE WCSP 2015,//www.ic-wcsp.org/)最佳论文奖。
2015年10月15至17日,第七届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我院2014级研究生卢康出席这次会议并做学术报告,他在王公仆副教授和钟章队教授指导下撰写并发表的论文(Signal Detection and BER Analysis for RF-Powered Devices Utilizing Ambient Backscatter)获这次会议最佳论文奖。本年度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共收到800余篇参选会议论文,经过匿名专家评审,最终收录300篇,而后经过第二轮会评,选出10篇最佳会议论文。
IEEE WCSP会议是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无线领域学术会议,出席这次大会并做主题报告的有普林斯顿大学H. Vincent Poor教授,认知无线电的创始人Joseph Mitola III教授,大规模天线的权威学者Erik Larsson教授,网格编码的提出者Raymond W. Yeung教授,国家仪器公司James Kimery总监,以及IEEE trans. Vehicular Technology主编Michael Fang教授等人。
卢康同学发表的这篇学术论文研究了利用环境反向散射技术的读写器或者传感器在检测时的门限取值问题以及检测性能,建模理论分析找出两种最优判决门限并给出对应的误码率闭合解析式。
环境反向散射技术是利用周围环境中已有的无线信号,采取转发或不转发该信号的方式分别代表0和1比特,以实现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该技术将已有的无线信号作为能量源来通信,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能让传感器摆脱电池的束缚,在未来的物联网中可能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